流量回放框架jvm-sandbox-repeater实践二

阅读量:

前文链接:https://tech.kujiale.com/liu-liang-hui-fang-kuang-jia-jvm-sandbox-repeaterde-shi-jian/

1.前言

前文中,我们已经介绍了jvm-sandbox-repeater的原理,以及我们对它的初步实践。本文将进一步介绍我们目前的平台化实践工作。我们将该平台称为kurepeater。篇幅限制,这里主要介绍下kurepeater的基本架构和录制回放的优化设计。

2.基本架构

kurepeater主要由repeater(jvm-sandbox-repeater)、console、es、db、前台页面5部分组成。前端页面结构参考了官方demon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计,采用公司内部框架进行开发;后台基于官方开源代码,并进行一些定制化的改造。

前台页面只和console进行交互,console操控整个流程。各模块间交互关系如下图所示。

要启动repeater进行录制时,需先从前台进行配置和模块安装。配置我们存储在了DB里面。模块安装负责将jvm-sandbox-repeater安装到目标服务器上。点击激活,启动和录制流程如下图。录制数据序列化后存入es

录制结束,可以在前台选择需要回放的流量和方式,通知console。后台回放流程如下。

回放成功后,我们可以在前台页面查看回放结果数据,成功失败信息,并对失败接口进行排查。

3.录制优化

平台化后,使用kurepater平台对流量进行录制,特别是线上环境,遇到了如下两个问题

1)有些接口不想录制怎么办

2)线上各接口流量严重不均衡,高频接口录制了一堆,低频接口可能一次都没录到

对于问题1,一开始我们在白名单httpEntrancePatterns里面写正则过滤这些接口,比如^((?!/error)).*然后重新启动服务。但是频繁的修改httpEntrancePatterns和重启服务比较麻烦,另外正则配置在辨识度和易用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。为此,我们增加了黑名单blackEntrancePatterns过滤功能。与httpEntrancePatterns相对应,在blackEntrancePatterns中的接口都不录制。blackEntrancePatterns优先级高于httpEntrancePatterns。

对于问题2,其中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当某个接口录制的量太大了,我们就把这个接口加进黑名单,然后重新激活服务继续录制。如此循环,确保高频接口量不至于太多,低频接口也有录制到。当要录制的接口比较少时,这种方法还行。但当要录制大量接口时,这种操作就有点繁琐尴尬了,所以最好是一开始就根据不同的接口qps赋予接口级别采样率。

为此,我们在官方实现的http插件里面加了点代码,大致如下

前端配置界面如下。第一个采样率是统一的采样率,供所有需要录制但是没有特别强调接口采样率的接口使用。console里面的配置读存也做了修改。

4.回放优化

录制流量后对流量进行回放,发现回放结果比对失败的很多。经过对失败原因进行排查和统计,发现有些是真的新代码有bug导致的失败,但更多的失败并不是代码bug,例如

1)代码修改,修改了子调用,导致mock失败

2)有不支持的子调用,导致失败

3)子调用有随机参数相关,导致mock匹配不上

4)响应的内容用了随机数或者时间相关参数,导致比对失败

7)repeater代码缺陷

还有一些其它原因,这里不一一赘述。失败原因很多,真正有效的失败数很少。如此一来,每次回放失败的排查成本就非常高,这违背了我们的初衷,也给平台的内部推广带来了困难。我们迫切期望过滤无效的失败,节约不必要的排查时间。

4.1 diffy降噪

为了提高回放结果失败的有效性,我们先尝试了过滤字段功能,diff校验时对某些字段不进行校验。

这种方案对单接口回放测试时比较有效。但是他只针对上述常见失败原因的第4条。而且如果想批量回归某个服务的所有接口,加之服务接口增加和迭代,使用起来就会比较麻烦。我们还是需要一种可以智能降噪的方式。为此我们使用了diffy工具来进行降噪。

diffy能够通过比较candidate(候选版本)和primary(稳定版本)和secondary(稳定版本副本)的差异值来消除噪声,得到最终的diff结果。原理如下图,具体介绍网上很多,这里不仔细介绍。

我们在diffy开源代码的基础上做了修改,提供了如下接口功能。如下图,此时left传的是回放目标服务的响应,right传的是录制服务的响应,right2传的是降噪服务的响应。

可以看到,接口请求diffy告诉我们BCD三个字段的响应值不同。其中C和D字段noise为1,表示在降噪环境回放也是不对的,不具备比较和排查意义,只有B这个字段需要排查。

所以假如我们在线上环境(prod)进行了流量录制,欲要回放到开发环境(dev),不妨使用一个线下稳定环境(stable)进行降噪。将三个环境的响应值都调用diffy进行比对,如果最终diff结果都没有差异,或者有差异的字段noise都为1,就可以认为这条回放是成功的。

4.2 流量过滤

进一步考虑,既然我们需要回放到stable环境和dev环境,那么我们可以在回放到stable的时候对流量就先进行一个过滤,对那些明确会回放失败的流量我们就没必要再回放到dev了,比如有暂不支持的插件。这里需要判断怎样的流量是没有必要回放的,即无效流量。简单逻辑如下

stable回放结果diff我们这里依旧使用了官方的,字段过滤逻辑保留。如果回放diff失败了,且有子调用mock没有兜住。那么说明他的代码走了新的链路,或者子调用请求中有较多随机数等。此时这些流量回放到dev去也难逃失败的命运,所以可以过滤掉这部分流量。反之,则可将流量回放到dev去。

4.3 回放流程逻辑

基于以上diffy降噪和流量过滤,降噪回放整体流程设计如下图所示

前端入口设计如下

kurepeater支持在前端选择是否降噪。选择降噪则进行流量过滤和diffy比较;选择不降噪则走原逻辑,直接回放到目标服务,使用开源代码自带的diff工具进行比较。

4.4 效果数据

下面是我们某一次回放的实验结果。如果我们选择不降噪,那么共回放了38500条,回放失败249条。这样回放排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。

选择使用降噪功能后,经过滤能走到dev流量只剩约19870条,失败只剩约120条,都少了约一半。排查的工作量依旧是很大的

降噪回放查看结果时把diffy降噪判断的打开进行过滤,此时需要我们去仔细排查确认的只剩两条,如此就比较轻松了

5.总结:

kurepater平台已经在公司内部开始推广试用,目前已共在几十个服务上进行了数千次回放,回放功能对部分服务代码的行覆盖率已达到了40%以上。下一步,我们将考虑提升kurepeater平台的易用性,比如增加更多的插件支持,进一步优化接口采样配置,优化问题的排查效率等。感兴趣的可以一起讨论和学习。
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